从全能学霸到首席科学家 - 第二百二十九章 燎原之星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场的几位院士都是机械方面的专家,只要给他们零件和材料,他们完全靠自己一个人都能造出一个汽车出来。

    所以当林晓将这个编码器的内部结构展现给他们之后,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是多么完美的一个结构。

    或者说,这里面是一个全新的编码器结构。

    如果说原来的编码器,内部就像一个单轴马达,而林晓的这个编码器,内部却彷佛是一个四缸发动机。

    同时也正是这“四缸”,使得这个编码器能够做到将原有Jing度八分的程度。

    上个世纪前半叶,编码器诞生了,那时候的编码器还基本上都是机械编码器,直到后来,光电技术逐渐发展壮大,于是编码器便走上了光学编码器的道路,光学编码器也因为其足够Jing确的原因,使得其成为了主流。

    

    于是现在的光学编码器,主要就是研究如何在一毫米的位移中,分成更多次脉冲信号,这就对其中传感器带来了巨大的要求。

    而林晓的这个结构,却并没有将希望寄托于光学传感器的优点上,而是将光学和机械进行结合了起来,进而实现了对Jing度的优化。

    这绝对可以称得上天才之作,甚至在这些院士们眼中,林晓已经开创了编码器的一个新领域。

    或许这个新的领域,可以称之为光学机械编码器了。

    “你到底是怎么想到这种结构的啊?我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谭院士忍不住说道。

    林晓笑了笑,说道:“就是一个空间想象力,然后思考一下,就想到了。”

    几位院士都撇撇嘴。

    空间想象力什么的,说的就跟他们不强一样,研究他们这个领域的人,空间想象力谁又不强似的。

    关键还是看能不能捕捉到那些偶然闪过的灵感。

    而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无疑就做到了这一点。

    想到这,他们又在心中感到惊叹。

    他不仅在数学、物理的理论研究上那么天才,现在居然在机械上面都表现出了如此天赋,世界上难道真的有全才?

    忽然,另外一位王院士提出了一个问题:“不过,林晓,你没有考虑过实现十分、十二分的结构吗?为什么只是弄出了一个八分结构?”

    听到这,林晓笑了笑,说道:“这个问题我当然考虑过,不过最后我用数学证明了八分结构是最适合的,再进行更多分的话,最终会导致过程中误差较多,同时对我们的生产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八分是最容易实现量产的结构。”

    “直接用数学证明?”几位院士都露出疑惑。

    林晓一笑,随后从旁边找来了一张纸,再找来了一支笔,然后便在上面开始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然后在上面指出一个个点,最后写起了数学式子。

    之前他当然也想过更高分的结构,比如十六分,甚至三十二分。

    但显然,结构是做不到无限分下去的,当初他在脑海中只是想了想,强大的数感便告诉他这些都不成立,只有八分是最适合的。

    当然,为了让这几位院士更好的理解,他便现场对其直接进行一个证明好了。

    很快,用去了两张纸,他便完成了对一个方程式极限值的求解。

    “所以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当x等于4的时候,y的值是最小的,因此此时的误差是最小的,而当x等于其他值的时候,y都不等于0。”

    看着林晓信手拈来就将他们这个实际机械问题转化为了一个数学证明过程,几位院士面面相觑一眼,都感受到了一种被打击了的感觉。

    最后他们摇摇头,算了,不要跟年轻人去比了,他们只是一群中老年的家伙而已。

    总不能说一句“莫欺中年穷”、“莫欺老年穷”,然后几十年后说句“死者为大”吧?

    还是服老吧。

    还有,刚才他们觉得这种新的编码器应该称之为光学机械编码器,但是现在看来,未来这个编码器的结构是不可能有什么改变了,基本上就只能是八分结构。

    所以,这种新的编码器就可以称之为林氏编码器了,或者说这种结构可以称之为林氏结构,因为它只有这一种样子,无法进行改变。

    而见到几位院士这样子,林晓微微一笑,问道:“各位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几位院士都摆摆手:“没有问题了。”

    林晓点点头,随后目光认真了起来,说道:“那就好,那么,各位院士,我现在还有一件事情需要拜托你们。”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3】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